About

这就是我

你好,欢迎来到这里,我叫文辉,一位一直从事于CPU行业的IC工程师,这是我的个人博客站点,在此总结一些技术经验和记录生活中的点点滴滴。

关于我

漂于北京的雄安土著

我是一个漂于北京的雄安土著。2017年4月1日,我多了个称号 “雄安土著” 。当时我还在西安上学,成立雄安新区的消息竟然还是室友告诉我的,想想也是有意思。2017年8月,我来到了长沙工作,一年后又到了北京,成为了一只漂于北京的雄安土著。

CPU行业从事者

我是一个CPU行业从事者。CPU的启蒙是从 “计算机组成原理” 这门课程开始的,紧接着完成了 “基于MIPS指令集的多周期处理器” 的课程设计,对处理器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续又完成了 “兼容ARM指令集的五级流水处理器” 的毕业设计,期间还读了一本姚永斌先生写的 《超标量处理器设计》 一书,对现代处理器的设计有了基础认识。毕业之后顺利进入一家处理器设计公司,任职 微处理器逻辑设计工程师 ,开启了我CPU领域的职业之旅。在长沙工作期间,要特别感谢王老师、高老师、赵老师、郑老师对我工作的指导,使我有了很大的进步。一年后来到北京,从事了一段时间CPU验证工作,要特别感谢文彬师兄,在CPU验证方面传授了很多经验给我,也感谢浩哥,从北京CPU产业方面了解到很多东西,相对于从前的我,视野更开阔了。更要感谢我的女朋友,对我一直以来的支持和鼓励,包括对一个工科男的包容和理解。总之,我很荣幸从事于自己喜欢的CPU行业,也很荣幸有一路帮助我的人们,我会一直坚持在CPU领域努力前行。

Emacs User

我是一个忠实的 Emacs User 。开始使用Emacs是受王老师推荐,演示了一版 verilog modeAUTO机制 的惊艳操作,从此开始成为一名 Emacs User 。对于 emacs 我主要使用 org modeverilog modeorg mode 主要用来写博客写笔记,支持大纲浏览和导出各种格式; verilog mode 主要用于代码编辑, AUTO机制 可实现自动顶层连线、自动声明端口列表、自动声明连线等等。

美食爱好者(吃货)

我是一个美食爱好者(吃货)。本人自出生以来就喜欢吃,喜欢吃肉,喜欢吃甜食,绝对的 资深吃货 。出去旅游必去的是小吃街:

  • 在西安吃过泡馍(包括小炒泡馍,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葫芦鸡、定家小酥肉、贾三灌汤包、水盆羊肉、胡辣汤、葱油饼、凉皮、肉夹馍、油糕、柿饼、甑糕、各种面食…… 感觉可以发一个长帖了 “论在西安的吃喝四年(读大学)”
  • 在兰州吃过灰豆、牛肉饼、甜蓓子、酿皮、牛肉面,都好吃,不过甜蓓子吃了不少,火车上我肚子胀的跟小皮球儿似的,难道在我肚子里发酵了
  • 在天水吃过荞面凉粉、天水呱呱,不过个人不太喜欢,在天水吃的最好吃的竟然是永和豆浆的红烧肉盖饭
  • 在洛阳吃过丸子汤,汤是牛肉汤,丸子焦酥,美味极了
  • 在邢台吃过石头饼,很好吃
  • 在长沙吃过小龙虾、辣椒炒肉、带皮羊肉、卜豆角炒肉、卜辣椒炒肉、梅干菜扣肉饼、糖油粑粑、葱油粑粑、臭豆腐……
  • 在我老家,要说好吃的,我强烈推荐五香流油烤鸭蛋和小鱼咸菜加贴饼

生活在一个地方,最喜欢逛的是菜市场和超市,在西安,我认识了火晶小柿子,认识了拐枣,认识了秦椒… 在长沙认识了花生芽、擂辣椒、卜豆角、卜辣椒、凉薯、红菜苔、白菜苔、腊鱼腊肉和腊肠… 在北京好像更国际一些,五道口的帝玛进口超市,认识了更多西餐使用的罗勒酱、迷迭香、鱼露、各种果醋、日本酱油、小洋葱…

对于吃,我还有个小癖好,那就是收集老菜谱,那些破烂的、发黄的、散发着陈年油墨味的老菜谱,就是我的收集对象了。目前我也收集了十几本老菜谱了,包括六十年代、七十年代、八十年代、九十年代,也有手写油印版的,也许研究他们就是我老了以后的主要工作了。

在北京,一个不大的出租屋里,我却置办了很多炊具,想吃炒菜买了炒锅,想吃米饭和粥买了电饭锅,想吃粉蒸肉买了电蒸锅,想吃鸡蛋饼买了电饼铛,想吃红烧肉买了电压力锅,想喝豆浆买了豆浆机,想吃烤肉买了烤箱,不知道下一个我要买的会是什么。

台球爱好者

我是一个台球爱好者。说到台球,不得不讲我大学期间的三个目标, “爱上一座城市 爱上一个人 爱上一项运动” ,完成这三个目标的大学生活才是圆满的。如果单从一项运动来讲,没有比在悠哉的大学生活时期去培养更适合了,我已经充分感受到了工作中的忙碌,很难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认真学习一项运动,比如台球。

我是从大三开始打台球的,那时候找来教学视频,一点点学起,包括手架、握杆、站位、瞄点、发力…… 不得不说,台球技巧性很强的,要想学好需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和精力。我之前看的教学视频是庞卫国老师的,不过是斯诺克教学视频,本人也很喜欢庞卫国老师的解说,尤其是和主持人姜毅搭档。现在教学视频也多了,可以看看前斯诺克职业球手刘松的,还有新锐台球教练王桁的,也可以关注他们的公众号。以前看直播是在星期五台球网,现在有中国体育直播APP方便了,基本所有赛事都有直播,包括八球和斯诺克,而且一般的斯诺克赛事刘松都会主播,刘教练划线很准的。顺便说一句,我的球杆就是野豹中国体育定制款的,千元球杆,打感还可以。

我平时斯诺克比赛看的多一些,八球比赛很少看,喜欢的球员当然是火老师,打球那叫一个行云流水,还有墨菲,喜欢他打球的节奏,还有中国一哥丁俊晖,喜欢的八球球员就是二宝郑宇伯,打球就两个字 “痛快” 。近年来国内台球很热,好多年轻小将涌现,进入斯诺克职业赛了,比如颜丙涛、周跃龙、袁思俊、赵心童、雷佩凡、斯佳辉… 斯佳辉是刘松教练的徒弟,雷佩凡是陕西安康人,我室友也是安康人,还记得大二时跟他回家玩,去球厅看到小小的雷佩凡一个人在练球,那年他十一岁,如今也是职业球手了。今年的世界斯诺克中国公开赛在北京国家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举行,我终于圆了自己一个梦想,看了一次现场斯诺克比赛,前几轮比赛的票价很便宜,毕竟斯诺克是小众运动,我买了99元票坐到了199的位置,还记得当时包括我只有两个观众看了布雷切尔的比赛,下半场我就偷偷溜到二号台,看了马叔两杆破败一杆50+,不过没坚持到比赛结束,太晚了就回家了。斯诺克的票价真的不贵,你可见过黄牛票都打折。在北京的朋友可以看一看中国公开赛,一般举行时间是4月1日到4月7日。

再来说一说为什么喜欢台球。首先台球是一项绅士运动,不像足球篮球碰撞性那么强,我怕把别人撞坏了,更怕别人把我撞坏了。打台球最让人极致舒适的不是一杆进洞,而是一杆进洞的同时伴随着漂亮的走位,对白球的控制才是让人最爽的。打台球真正的敌人不是对手,而是自己,你需要的是自己的完美发挥。打台球像一场博弈,有进攻,有防守,有思考,有抉择,不仅需要娴熟的技艺,还需要沉着冷静的头脑。打台球更像是解决一道难题,目标就是一杆致胜,但达到目标需要解决一路障碍。我们看下图的球形,开球后9号球落袋,白球位置不太好打全色球,所以击打15号选定花色球,同时白球K停5号,这样12号和14号左下袋口进球线路打开,同时叫到11号左上袋口,击打11号时根据白球角度可以选择轻K12号,也可以单叫10号,打完10号可以顺势解决12号和14号,最后通过13号叫8号球,完成清台。当然这是A计划,如果击球过程中走位出现失误,那就要执行B计划了(防守)。找一个安全的位置,最好对手看不到目标球,其次是无进球线路,在其次是进球难度高的位置,贴库位置是个不错的选择,配合自己的球形大脑里快速评估一下防守成功率,然后进行方案决策以及实施。可是如果对手有袋口球,让你无处可防怎么办,此时要么破坏袋口球的同时白球走一个相对安全位置,要么将对手某目标球锁死,比如赌袋口,实在不行就大捅一杆,洗洗牌,也许会出现对自己有利的球形哦。总之,B计划的宗旨就一个,增加对手清台难度,一杆打不死我,老子就有机会上来收拾你。怎么样,也许看到这里你也喜欢上了台球。

台球

我喜欢的

  • 节目
    • 强烈推荐优酷的 《圆桌派》 ,这是一个聊天节目,一个圆桌,一个话题,一炉焚香,四位嘉宾开始畅谈,各自表述观点和想法,作为听众有时也会陷入深思,不知不觉融入其中。圆桌派的话题涉及很广,有发人深省的,也有幽默风趣的,最主要的是全部贴近生活。最喜欢的是陈晓卿参加的那期 饭局 ,还有李玫瑾老师的 失恋渣男
  • 音乐和歌手
    • 郑钧:私奔、赤裸裸
    • 李志:天空之城、梵高、和你在一起、不多、关于郑州的记忆
    • 伍佰:再度重相逢、晚风
    • 吴宁越:羊肉面
    • 马条:阳光中的向日葵
    • 赵雷:鼓楼
    • 奇葩的歌:少林奥运、李伯伯、罗马表、我想我想……
    • 最近听的:Chris Stapleton的Tennessee Whiskey、北野武的浅草キッド、John Lennon的Imagine、老王乐队的我还年轻、杨学的泸沽湖、鱼大叔的后来的我、丢火车的火车日记、莫染的给英格兰友人、房东的猫的下一站茶山刘……
  • 喜欢的电影
    • 我喜欢看轻松娱乐类的电影,比如无名之辈、情圣、人在囧途、让子弹飞……
    • 严重抵触悬疑惊悚类,天生胆小
    • 有点喜欢战争类,非神剧,比如天空之眼、狂怒、猎杀红色十月、拆弹部队、美国狙击手、孤独的幸存者、兵临城下……
    • 不怎么看电视剧,感觉没时间追剧

关于本博客

本博客主要内容

本博客主要是总结一些工作中的技术经验,以及记录生活中的一些点点滴滴。

本博客名字由来

我始终坚持一句话, “第一次问过或查过的问题,就应该记下来;第二次再问或再查的问题,就必须记下来。” 既然没有强大的大脑,那就多动动手,记录下来,正所谓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本博客就是我的 烂笔头

本博客创建过程

实际上整个过程是这样的,最初自己只做一些工程上的笔记,使用工具就是word了;后来熟悉了emacs的org mode,开始用org来记笔记,可以导出html文件用浏览器查看;再后来从emacs china论坛中发现有人开发了基于org的笔记管理系统,但是已经不再维护了,所以只是简单了解了一下;接下来仍一直在寻找一种笔记管理方法,网上有人推荐了hexo,一个博客站点生成器,折腾了一段时间,从安装hexo工具到配置主题就要晕死了;在折腾hexo的过程中又发现了hugo博客站点生成器,免安装,还有天然支持org转markdown的插件,简直太舒服了。使用emacs和hugo构建自己的博客,目前对我来说是最舒服的方式没有之一。整个过程是不是很曲折,如果你看到这里,推荐你直接使用hugo搭建自己的博客站点,非emacs用户的话可以直接书写markdown文件,顺便推荐一款markdown编辑器 Typora 。这里就不对如何使用hugo搭建自己的博客站点进行介绍了,有单独的一篇帖子介绍详细的搭建过程。